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65节 (第1/11页)
当然,陈希亮如果能够留下,让杜中宵满意,以后朝中有人,自然官运享通。到了杜中宵的这个地位,有保荐官员的权力和义务,偏偏他又没有什么人保荐,现在来的这些官员,就看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第67章 安排 见到杜中宵带着陈希亮进来,田京等人急忙起身见礼。杜中宵对陈希亮道:“这是本路漕宪,包龙图。上前见过。天色不早,诸事完毕,我们到后衙赴宴。” 众人称是。与包拯叙礼毕,便一起出了转运使衙门,后衙为诸位官员接风。 说是两座衙门,其实紧紧挨在一起,地方狭小,共用后衙。杜中宵的官衙是帅府,包拯的转运使司是宪司,宪司是监察百官的,必须分开,而且官员要分开拜见。 走到路上,文同对陈旭小声道:“诸位的住处都已经安排好了,士卒已经引了随从过去收拾。等到饮宴完毕,各位自回去就可以了。” 陈旭道:“推官,敢问节帅饮酒有什么规矩?会醉酒么?” 文同摇头:“诸位只要自己节制,就不会醉酒。节帅和龙图都不是好酒的人,只要热闹尽兴,并不会逼人饮酒。现在诸事繁重,节帅有时会邀人饮酒,只是放松而已。” 几人听了,都放下心来。最近这些日子,杜中宵的威名传遍天下,连败契丹和党项,拓地数州,很多地方可以止小儿夜啼。都知道他能打仗,军功无双,但却不知道是个什么人,难免心中忐忑。宋人饮酒成风,官场聚饮,经常有上司不尽兴不罢休,不醉不许走人的事。最著名的如寇准,喜豪饮,聚饮的时用大幔围起来,非烂醉如泥不可。 杜中宵也常召属下饮酒,当作是放松,酒风还好。自己极少喝醉,也不劝酒,更不逼人,每次都是尽兴就好。对于属下来说,是巴不得的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