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45节 (第2/11页)
事情料理清楚。记住,现在朝廷不许军兵sao扰百姓,约束好手下的人马!” 崔宣叉手称是。自己随在狄青身边十几年,果然好差事不会忘了。 狄青道:“韩太尉已下凉州,刘几则占了应理,朝旨刘几一军归入韩太尉麾下。我回割踏寨去,带领中路大军去攻鸣沙。你则带韦州这一军,扫荡清远军、缚乐城。那一路上已经没有多少党项军,你占了各城之后,留下军兵把守。等我带军占了鸣沙,一起会攻灵州。” 崔宣道:“太尉放心,末将绝不会出了岔子!现在党项军队已经缩回灵州,外面无大军,自该把外围料理清爽。取清远城后,末将自会交予环庆路,大军驻缚乐城。” 狄青点头:“一切小心。不管怎样,这是我们出征以来的第一场大胜仗,你军且在韦州休整几天。” 吩咐完毕,看看天色不早,狄青带了亲兵,直向踏割寨去。 第一次用火炮攻城,各部尚不习惯,攻韦州用时太久,直花了十天时间。大量火炮堆在城外,十天时间,整个城墙几乎完全轰塌了。此时的韦州城内一片狼籍,狄青实在没有心情进去。 其实如果像韩琦攻甘州一样,让党项不敢上城墙,一两天时间就能攻下了。只是这些军队,只是在军校里训练过,枪炮从来没有实战过,尚不熟悉。以强攻弱,想的是用炮把城轰烂,白白多花了时间。 割踏寨里,都指挥使张玉正焦头烂额。狄青带兵去攻韦州,大军暂时交到他手里。这几天他被各种军需粮草、行军路线搞得烦不胜烦。二十万大军,哪支军队先到哪里,在哪里扎营,附近是谁,两军和睦不和睦,每日间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