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80节 (第9/10页)
产物中还有芒硝。 冯原觉得稀奇,向杜中宵详细问硝是如何从盐中制出来的。杜中宵只是约略过告诉他,可以从土盐中滤出来,其他的就没有必要详细说了。 冯原想了一会,猛地一拍大腿:“官人既然说此地产硝,又有制皮匠人,何不开处作坊?我们从北地收买毛皮,在这里鞣制得熟了,再贩卖回去?北地胡人不似我们中原汉人,那里冬天不只寒冷,而且风大,人们最喜皮毛。他们虽然广养牛羊,多产毛皮,懂熟制的匠人却是极少。” 杜中宵听了有些怀疑:“这生意有得做么?契丹也是大国,岂能缺少制皮匠人?” 冯原两手一摊:“事情就是如此,有何办法?一过边境,除了云州,北边再无大城。” 杜中宵想了想,这既跟生产习惯有关,也跟生活习惯有关。契丹纵然有匠人,也大多是汉人,而且数量不多。胡人逐水草而居,游牧习惯了,向来粗放,缺少匠人本来就是平常事。 并州北边就是沿边州军,由于边境禁耕,本来人户就少,商业更不发达。如果冯原说的是真的,这生意还真做得来。土盐已经注定难卖了,不如动副产品的脑筋。如果真能做成产业,现在盐场储存的盐可以用来制硝,至于精制出来的盐,反而不重要了,精盐总比粗盐好卖。 看了看冯原三人,又看了看河中的那艘小船,杜中宵道:“你们三人,能有多少生意?熟制毛皮的生意若是做起来,可是大买卖,不是几人能做的。” 冯原听了大笑:“官人是看不起我们兄弟?尽管放心,我们这些商人也有行会,都是认识的。若真是有利可图,我自可广招同伴,向这里贩运毛皮。熟制好了,从这里向北运,赚两次钱。” 杜中宵听他有些门路,详细问了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