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64节 (第7/11页)

领兼任,不是办法。”

    第66章 属官

    看着文同新画的墨竹,杜中宵道:“好是非常好了,用笔简洁,自有神韵。推官可与李判官一起让匠人制版。我们河曲路的钱引,正面便用推官的墨竹,反面则用阴山的图。前些日子,我派画匠去沙州画阴山,有图在这里,推官看看如何?”

    说完,从案几上抽出一张图画,交给文同。

    文同展开,见是一幅远观的山景,想来就是杜中宵说的阴山图。此图与一般的画不同,虽然是用墨笔画成,却不是山水,极有质感,画上好像真的山一样。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流行文人画,讲究神韵,而不讲究逼真。逼真的一般是画匠们所画,多用工笔,有一股匠气。这幅阴山图就是如此,用笔虽然简练,工笔画的底子还在。不过文同看着,总觉得哪里不一样,比一般的工笔画看着壮阔。

    看了好一会,文同放下对杜中宵道:“经略,不知这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要印在钱引上。”

    杜中宵道:“我们河曲路,在阴山以南,几州沿黄河而设。钱引上印阴山,用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出自哪里。再一个,这画用的透视画法,技虽不精,却可见阴山之雄壮。”

    文同道:“敢问经略,透视又是什么画法?下官精于丹青,向未听过这种技法。”

    杜中宵道:“这是铁监里画图的人,专用的画法。用此法画图,虽然死板,却一切皆有章可循。纵然不擅画技,画出来的图,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什么。不用透视,按照正面投影,就是工程图,工匠可以依图制作出器物,尺寸丝毫不差。”

    见文同还是有些疑惑,杜中宵随手取过案几上的一个纸镇,指头立在前面,对文同道:“便如这个纸镇,假如说,眼睛在我的指头这里,纸镇的形状是由这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