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23节 (第9/11页)

相当于帅司有了二十万的机动部队。大国交战,二十万交战军队,是了不起的优势。有这三十万大军在手,不管契丹如何腾挪,都闹不出什么花样。”

    在这里的十五万人,还有河间府的刘几五万人,都在二线。契丹一旦在前线突破,二线军队立即可以顶上,不让局势恶化。这是杜中宵的特点,战时要求一直保持足够的预备队,可以应付战事变化。

    以宋军兵力,不死守前线城池,而是出动大军与契丹决战,也不是不能做到。但杜中宵一直强调一动不如一静,先看契丹人如何动作。二线的挥队,为强大的机动部队,迟迟不投入到前线。

    这是随着技术进步,战略战术出现的新的变化。冷兵器时代,往往是一部精锐部队带大量战斗力一般的军队,很难做到精密指挥。机动部队,很可能还没等到他们上阵,自己就先散了。

    其实两军交战,不需要数量如此大的预备军。现在这样,只是双方还没有充分展开,并不算是正式交战了。杜中宵现在只知道怎么守,还不知道怎么进攻。

    吃了一会rou,饮了一会酒,气氛渐渐放松下来。

    赵滋道:“说我们难,其实契丹更难。一共七十万大军,聚于幽州一州之地,每天的吃喝拉撒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草。一个月过去了,还未进尺地,他们岂不更加焦急。”

    杜中宵道:“契丹人利于野战,不善攻城。而且数十万骑兵,最擅长的是来回纵横,引动我们。等到混乱的时候,再乘乱取胜。现在河流虽结冰,却难渡大军。保州又被堵在边境,无法深入,当然是焦急如焚。但却不可大意,契丹人清楚,我们也应该清楚,他们在等河流结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