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75节 (第2/11页)
,结果大军到了马邑,却发现没有办法,一下子僵在那里。撤军就是向朝廷示弱,所以就这么僵在那里。估计再等几日,后勤不利,终究还是要乖乖退回去。” 贾逵道:“杜太尉这次只取朔州,看来正打中契丹关节。此处利于防守,再多兵马也没有用处,契丹再是不愿,也没有办法。看来,此次朔州我们是占定了。” 赵滋笑着道:“太尉是看契丹打了五年,断定其没有立即开启大战的国力,所以如此做。如果不是非要攻朔州,契丹三十万大军,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哪里这么顺利。” 贾逵点了点头。如果不顾朔州,契丹可以兴兵西进,去攻河曲路。那里地形开阔,想要把契丹军队堵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契丹作战,往往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军来去如风,还真不好对付。 朔州城里,耶律仙童和吴湛在驿馆里,一边喝茶,一边议论着去留。 耶律洪基已经送来信,让两人迅速到京城,与宋朝交涉, 尽快结束战事。朔州没有办法,只能让给宋朝了。但大同府北边,德州和白水泺尽量要回来,如果要不回来,也要尽量稳定住。三十万契丹大军在马邑,不能因粮于敌,粮草需要从幽州运来,负担太大,坚持不下去了。 吴湛道:“现在庞籍好似在躲着我们,拒不见面。本来昨日想拜见他,却说有事,拖到今日,又说身体不适。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够去开封府?” 耶律仙童叹了口气:“我们奈何不了宋军,当然就是如此了。宋军仗着战场上占上风,想着能拖一日是一日,多占些便宜,顺便让圣上吃些苦头。” 吴湛道:“如此可是不行。如果拖得时间久了,大军被迫撤退,更加不好说话。” 耶律仙童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