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75节 (第1/11页)
杜中宵叫过李复圭来,对他道:“枢密太尉吩咐,此次京城来的人,全部住到军校里,你去安排一下。今天太晚,先在城中将就一夜,明天全部过去。” 李复圭应诺,急匆匆地安排去了。 看李复圭离去,狄青奇道:“经略,河曲路的军校,不在胜州?” 杜中宵道:“当然是在胜州。不过军校特殊,不在城内,而是在离城二十里外,别建军城。” 狄青听了点头:“原来如此。经略,不知为什么如此安排呢?” 杜中宵愣了一下,自己竟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时直觉就是要这样安排,哪里有为什么。想了想才道:“太尉,对于军校来说,重在严纪律,学知识,心无旁鹜。如果是在安置在城里,市井繁杂,里面的人难免会分心。再者,军校不比驻军,里面许多人本是将领,不好管得太严。在城里,难免就会与地方有冲突,官员处理起来格外棘手。” 狄青点了点头。杜中宵又道:“其实最关键的,在城里,难有战场气氛,就真跟学校一样了。” 狄青听了恍然大悟:“设在城外,是让里面的将领士卒一直如在沙场上般,原来如此!” 杜中宵点了点头。其实当时设置的时候没这么多想法,就是觉得在城里面不合适,至于有多少地方不合适,哪里能一一列举出来。在随州的时候,类似于军校的地方,就在营田务边,一样也练下来了。 不过现在的河曲路跟随州的时候不同,那时大量招人,大量淘汰,学校周围环境不重要。现在可是不同了,兵员素质远不是那个时候可比,但也没有了大量淘汰的条件。调来的都是禁军,将领和士卒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