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12节 (第5/12页)
的禁榷之物,根本不卖。想起几个月后要开放自由贸易的唐龙镇,不由心里火热。他是个商人,对这里面的门道比高家奴清楚。为什么自由贸易?免税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各国禁榷的货物,都会被走私到唐龙镇去。宋朝急需马匹,一定会想方设法打开走私通道。相应的,走私通道一开,宋朝禁止外卖的一些货物,也会卖到外面去,这是无论如何也拦不住的。 杜中宵当然知道唐龙镇的自由贸易是双刃剑,宋朝必然有战略物资外流,首当其冲的就是铁器和粮食。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尽力弥补。粮食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周围一带广开营田,能够支撑,最重要的是铁器。契丹并不缺铁,缺的是党项,只能两国配合,防止向党项走私。至于更北方的草原,铁器流进去使游牧民族实力增加,闹出的乱子是契丹的事情。轮到宋朝头疼的时候,战场比的就是枪炮了。 看着外面蕃人狂欢,杜中宵对高家奴和耶律不花道:“寨里备了酒筵,我们回去痛饮一场。依风俗今夜彻夜不眠,名为守岁,不知北朝是否也是如此?” 耶律不花道:“也是有的,只是未必人人如此而已。” 高家奴祖上是契丹的汉人奴隶,发家之后,事事都学契丹人,这些话题只当没听见。 进了寨厅,几人分宾主落座,周围燃起几盆炭火,兵士上了酒菜来,又端上来几盘饺子。 杜中宵指着饺子,对高家奴和耶律不花道:“此物中原称为角子,最是美味。今夜除岁,旧年新年子时更替,吃这物正好谐音‘交子’,取个采头。不知北国可有此物?” 高家奴老实点头:“也有,只是多不用水煮,更不在年节的时候吃,不如南国常见。” 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