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12节 (第2/12页)

说未来如何吧。”

    高家奴沉默了一会,勉强点了点头。来家确实是受两国册封,几方称臣,但正式文书,查起来还是宋朝更占优势。高家奴对此心知肚明,确实没有纠缠的必要。

    杜中宵道:“唐龙镇夹在三国之间,现在我朝大军进驻,也无意独占。我已禀报朝廷,还是立来家的人为主,我朝派些兵马保其平安。那处地方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最方便贸易。我们的意思,是各方都可以去那里自由贸易,方便三国百姓。”

    高家奴早就等着这句话,急忙问道:“那里自由贸易,税如何收?”

    杜中宵微微一笑,果然高家奴最在意的是收税。各国设置榷场的目的,就是收税,不管是宋朝还是契丹都是如此,这是最重要的利益。杜中宵的目的却不是如此,贸易的目的是为了活跃经济,促进各种产业的发展。一处大的贸易中心,带来的附加收益,可比收税重要多了。

    以前的榷场都是封闭式的,还有一些甚至设置在荒山野岭,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唐龙镇这处地方,杜中宵是要与火山军互为表里,以发展产业为主,收税还在其次。

    见高家奴紧张地看着自己,显然收税权对他至为重要,杜中宵道:“依我之见,唐龙镇里就不对贸易商人收税了,做一个免税的地方,以方便商人。”

    “免税?免税——”高家奴把这两个字重复了几遍,一头雾水。不收税,官方鼓励贸易干什么?又要兵马驻守,又要官员管理,还要建设城池,处处花钱,这钱哪里来?

    杜中宵点头:“不错,那里对行商免税。不拘是从哪里的客商,都可以入唐龙镇贸易,只要遵守规矩,公平买卖,一律免税。当然,行商入境之前,各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