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9节 (第3/10页)

李端懿,郢州知州张祹,随州知州向综,以及信阳军知军宋守信。

    与京西北路比起来,南路相对不重要,除了邓州是重臣范仲淹,再就是襄州王洙的官位较高,其他人除了李端懿和宋守信两个武将,官位都在杜中宵之下。不过即使如此,参与集议的人,也已经有过半的人官位高于杜中宵,甚至也高于副使李铖。宋朝州才是主要政区,路一级只是辅助,便是如此。

    第117章 襄洛铁路

    出了驿馆,随着李复圭,众人到了州衙。一到后衙,几位知州便就迎了出来。

    晏殊快走几步,握住范仲淹的手道:“希文,多年不见,一向可好?”

    范仲淹拱手:“还好,还好。自京城一别,忽忽数年,唉,不知不觉,你我已是风烛残年。”

    欧阳修上前道:“范相公老当益壮,何出此言!过得几年,朝廷还当重用。”

    范仲淹微笑着摇了摇头,与宋祁和柳植见过了礼,一起走到院里。

    暮春天气,草长鹰飞,院里的花树开得正艳。树间挂着的几只鸟,扯开喉咙,不断歌唱。

    分宾主落座,京西路转运副使李铖道:“等了数日,众位知州终于到齐。今晚为杜运判和五位知州接风,明日,我们便一起商议营田事务。”

    众人一起称是。杜中宵是转运判官,在这里,他跟李铖是自己人。

    李复圭道:“诸位大臣到弊地,特备了些酒菜,今晚痛饮。小地方,招待不周,莫怪。”

    欧阳修笑道:“李知州说哪里的话,我们从铁监一路走来,唐州的景象看在眼里。想数年前我从光化军任上去京城,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时田多旷土,人烟稀少,一片萧条。此次却是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