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71节 (第9/10页)

,甚不详细。真正指挥作战,其实用处不大。将领不亲自查勘,其实只有个大概。我们以后作战可不是那个样子了,都要地图,依照地图,做出作战计划。”

    说完,请了那几个人到了桌子旁边,指着地图道:“雁门关向为天险,自古以来就是用兵之地。朔州这里,史上第一次留名,大约就是马邑之谋吧。赵滋占朔州,贾逵带兵去占马邑,想来不会有什么意外之事。耶律洪基南下,应该就是在马邑县城,两军作战。”

    田况道:“马邑小县,不如放弃,让契丹兵到朔州城下来。依托朔州坚城,契丹必然无作为。”

    杜中宵摇了摇头:“赵滋五万大军,贾逵三万多人,再是坚城,也放不下这么多军队。只是坚守朔州城,只要万把人就足够了。这一次我们八万多人,还有刘几五万人在山中,威胁契丹的后路,应该在马邑好好战上一场,让他们长长记性。”

    田况道:“耶律洪基统四十万大军攻重元,纵然不会带全部兵马南下,最少也要有二三十万人。赵滋和贾逵一共八万余人,是不是他们对手?”

    杜中宵道:“太尉,为何我们一路兵马,是设定为五万人?因为依现在兵器、军制和作战方式,五万就是极限,人再多,也没有用处。契丹不管是三十万,还是四十万,要打的时间足够长,前线损耗的人员足够多,才真正有用处。耶律洪基哪有这个时间?此战就是短时间的战事,八万多人足够了。”

    富弼道:“太尉说的不错。马邑这里,右边是大山,左依灰河,战线其实不长。八万人就足以封住路线,让契丹不得不战。两军兵马,应该是足够了。”

    田况、张昇和曾公亮都对河曲路不熟,听了一时间面面相觑,有些不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