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38节 (第7/12页)

个人,少年进士,做官之后勤于政事,学问有些粗疏。那么多文字,他解出的不多,又不成篇,是以说不清甲骨的来历,只有猜测。不过,他眼力还是有的,能够猜到殷都上去。依此看来,此人若是加以磨炼,当成大器。”

    丁度道:“此人在地方上治绩不错,而且心思精巧,常有别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在火山军,精炼火硝,制了火枪火炮出来,威力巨大,以后必为军中利器。依大参所言,此人的心思只怕都用在了这些事情上面,学问自然就差强人意。”

    前几年,丁度和曾公亮合编《武经总要》,是此时的军事大百科全书,对军中使用的所有武器都有研究,里面就有关于火药的内容。此时的火药军中主要用于火箭,有一二十种配方,有的偏重放烟,有的偏重放火,甚至有的里面还含毒。许多配方中,偏偏没有一种是偏重于爆燃的,制不出枪炮。正是对此有所涉猎,丁度才认为杜中宵是对现有的火药精炼,制了一种威力特别大的出来。

    编了几年《武经总要》,丁度对于火枪火炮的价值比别人认识得深。但他没有带过兵,想不出要怎么充分发挥火枪火炮的威力,只能作为特殊的弓弩石砲,补充进现有的军队里。

    陶十七在相州监制的火枪火炮,完全依杜中宵在火山军造出来的形制,都是小炮,威力不强。要编入禁军的时候,遭到了三衙的抵制。火枪威力虽然不弱,但与现在的战斗阵形不兼容。

    临战时,弓弩手大多是曲射,进行面覆盖,火枪在这种阵形里没有位置。禁军的弓弩手都是精挑细选的,身形高大,拉力惊人,常年训练甚至很多人的左右手不对称。他们已经习惯了弓弩,换上火枪,反而发挥不出威力。由于填装火药和子弹的时间过长,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