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59节 (第8/11页)

车,一切准备妥当,杜中宵要到叶城去。农业见效时间长,这里又比不得当年自己在永城营田,只好先放一放。永城的时候,招的都是多年种田的老农,哪里要费这么多心?那些人第一年种田,就收了许多粮食,给杜中宵挣来了政绩。现在的营田务,等到秋天收了粮食,能够喂饱他们的肚子,不用京西路其他州县调粮,就谢天谢地了。

    要想出政绩,还是要靠工业,要靠叶县的铁矿和煤矿。下一批来的纤夫,杜中宵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让他们开田了,全安排到叶县开矿办场务。纤夫一直是军事化管理,他们习惯了被人管着,说不定那种工作环境还更适应。分到村里屯田,他们难受,杜中宵更难受。

    第63章 叶县

    中原到长江中游的荆襄地区,大道有三条。西边经鲁山关,北边是洛阳郡,南边是南阳郡。这条大道的要隘是三鸦口,数十里穿行于山中,山路崎岖。洛阳做国都的年代,这条道路特别重要。中间一条经过方城垭口,北边是叶县,南边是方城,经邓州到襄州。方城垭口宽阔平坦,周围都是低山丘陵,这是南北大道。叶县向西经汝州过龙门,可以到洛阳城,向北经襄城到许州,有大道通汴梁,向东经郾城可到陈州,道路四通八达。东边一条经信阳军到鄂州和汉阳军,也就是后世的武汉地区。

    这三条大道,受南北两端在全国地位的变迁,各时期的繁华程度不一。最早洛阳和荆州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鲁山关道路特别重要。随着北方洛阳地位下降,重心转移到开封府,南方的荆州地位慢慢被襄州取代,中线的方城垭口成了南北交通的主干道。到了后世,云梦泽消失,鄂州和汉阳地位上升,再加上国都进一步东移,信阳到武汉的道路地位上升,成了沟通南北的大道。

    这个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