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59节 (第5/11页)

杜中宵指着地图,道:“从沙州攻大同府,最近的是从振武县出发,翻越群山。这条路其实不好走,又是后路迂回,不适宜大军。真正适合对党项用兵的,是从胜州出发,沿着山间道路,直攻大同府。还有一条,是从代州翻越雁门关,取朔州。这几条路,最方便的就是过雁门关。只有取了朔州,到大同府再没有险途,一条大道。”

    曾公亮和张方平看着地图,过了一会,道:“副使的意思,是从河东路出兵,过雁门关?”

    杜中宵道:“未必是从河东路出发。说实路,雁门关的路虽然近,契丹防的也严。最好是选合适的时机,从胜州出发,一路扫荡山间蕃部,到路口兵分两路。一路南下取朔州,让守雁门关的契丹兵马失去用处。另一路则守住山间道路,遥望大同府。”

    曾公亮听了皱眉:“副使的意思,是不取大同府,只取朔州?”

    杜中宵道:“昨夜我想了一夜,仔细想来,取大同府的机会只怕不多了。只要耶律洪基大军过了天成县,重元的兵马可能会大量投降。而以河曲路的河东路兵马,没有早做准备,跟契丹大军作战,实在没有多少胜算。此次党项之战,朝廷准备数年,动用三十余万兵马,一路顺利,还用了四个多月,到现在都没有结束战事。要打契丹,这么仓促,怎么够呢?”

    张方平点头:“副使说的是。党项一战,耗费了大量钱粮。关中和京西路这几年积攒的粮草,全部耗尽,最后还要调两淮粮米。与契丹作战,一旦时间长了,就会面临缺粮。”

    杜中宵道:“契丹这种大国,要想作战,必须多年准备,才能行有余力。如果没有党项战事,本朝倒是可以乘契丹两帝并立的机会,图谋其西京道。现在,这个机会不大了。现在国事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