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31节 (第6/11页)

丹哪怕出动十万大军,也不一定能占上风。”

    看富弼不信,杜中宵摇了摇头,微微一笑,也不分辨。

    现在看得出来,契丹军队的战力,与新的宋军有根本的差距。哪怕河北路禁军时间不足,军官也不完备,也不是契丹军队能比的。士卒训练了一年,其实已经够了,现在缺的是指的挥。军官不足又怎么样呢?在战争中,人才会很快成长起来。八万人的部队,能够练出一军来,也不是契丹能对付的。

    为了吸引住契丹人,杜中宵并不介意牺牲掉沧州。要想围歼数十万契丹军队,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沧州如果能守住,就是此战的大功臣。

    战兵四十万,签军四十万,为了供应他们,会把契丹国力抽空。让他们多留在宋军一天,契丹国力就弱一分。等到宋军进攻,就由摧枯接朽一般。

    刘几道:“契丹数十万大军入境,终究是大患。如果赵太尉那里计划妥当,准备就绪,还是及早发动战事的好。只要我们攻入契丹,他们必定回援,沧州的围也就解了。”

    杜中宵道:“昨日公文,圣上欲要再调五万人去京东,彻底堵死契丹南下之路。一两个月后,与我们一起合围契丹大军于沧州。看起来,圣上对于此次围歼军队,看得很重。不是我不顾乾宁军的安危,而是要尽可能消耗契丹实力。再过一个多月,契丹的军粮就该困难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准备好了,一举攻进契丹境内,合围契丹大军,岂不是更好?”

    富弼叹了口气:“圣上一向中正平和,不是冒险好战的人。这一战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是下了决心,一定要置契丹大军于死地。哪怕冒上些风险,也在所不惜。”

    杜中宵笑了笑,没有说话。赵祯是个明智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