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4节 (第6/7页)
高长松不仅卖了豆腐,还攒了132点任务点。这点数对比他的目标,不说杯水车薪,却也不是很多。 金钱上这些日子是够了,可跑商太耗费时间,有时要去的镇远,天不亮就要摸黑走路,连跟高香兰她们相处的时间都没了。 此外他还准备拓展自己的小生意开发豆制品,这都需要时间。 跑商本就非长久之计,他只准备借此熟悉到附近村庄的路罢了,至于接下来准备如何销售…… “咚咚咚、咚咚咚。”门口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高长松推门一看,只见一面带忐忑之色的青年,对方脸上撤出一抹悻悻的笑道:“十二郎。” 高长松立马侧身迎门道:“快请进吧,李三郎。” 第6章 李唐李唐,唐是李氏的天下,然而并不是谁都能被杨贵妃含情脉脉地叫一声三郎。 同是李三郎,高老庄这位却格外凄惨些,他本是灾荒年间一路流落至乌斯藏国。他来这时年纪不大,不过六七岁,听闻他老子娘在逃荒路上全没了,不知一奶娃娃怎活下来的。 高老庄一个老鳏夫看他动了恻隐之心将他留下,一路拉扯大,在李三郎十一二岁时一命呜呼。 老鳏夫本是商籍,田少,李三郎又没到十八岁,若只耕种那点永业田,早就饿死了,只能想办法谋活路。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饶是吃麦麸长大,李三郎的双腿也长得格外强健,他很快发现自己的脚程比其他人快很多,又或许是坎坷的生活赋予了他老黄牛一般百折不挠的精神,他的耐力也很好。 于是便以此做起了往返镇于村中的生意,有时是受人委托去镇上取货物,有时是将镇上的稀罕物带到犄角旮旯的村落里去卖。 只可惜,以此谋生的人不算太少,李三郎又无垄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