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14节 (第5/7页)
一尾白鱼,是高长松托他买的,晚上要做鱼羹。 白鱼是唐代分布比较广,也人工养殖的鱼类,隋朝起百姓开始人工养殖淡水鱼,白鱼就是第一批,李三郎问高长松是否做鱼脍,高长松给义正词严地拒了。 鱼脍在现代有别个的名字,你叫刺身也行,洋派点便称作“撒西米”,唐人也爱吃这玩意,把鱼片切成生鱼片吃了。 倒不是说高长松不爱生吃,只是他想,这未来都有寄生虫之困扰,吃三文鱼还分食用等级,没理由古代就能全吃生的,若是吃出个问题来就完了,高翠兰她们还小,饮食上一定要精细。 于是就做了鱼羹。 虽说在大夏天吃着,热上加热,也没别的办法。 此外他还凉拌了葵菜,又下了点面片,凑在一起,这顿饭丰盛不已,别说是李铁牛了,高翠兰吃得呼啦啦的,像只小猪。 八点后他们就熄灯了,高长松才从镇上买了凉席,高翠兰三姐妹睡一块,他睡前故事的储备贫瘠,想着念左居正的笔记很催眠,又说不定能启发三小只修炼,干脆把自己已背下来的修炼方式娓娓道来,且别说是高香兰了,哪怕是爱读书的高玉兰听后都昏昏欲睡。 倒是高翠兰或许是吃多了积食,八点多了还很精神,脆生生地问:“阿兄,何为丹田。” 于是高长松伸出一根手指,在她圆滚滚的小肚腩上戳了一下,高翠兰咯咯咯直笑。 高长松闹完后道:“这就是下丹田。” 高翠兰哦了一声,鼓起腮帮子似乎在憋气,等呼气后口中念年有词:“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气沉丹田……” 高长松看后都有点想发笑,看其他两人眼皮打架了,就跟她嘘道:“小声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