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7节 (第1/7页)
朱祁镇指着手中的永乐大典,用别有韵味的语气悠悠诵读起了某段内容: “【祗薨,宣偕公主归于祖逖,累陈北伐之志于元帝,帝不耐之,数辞其请】。” “【太兴元年春,倭国君来纱别尊使节至,觐元帝而奏之,言其国君寿终将至,子嗣皆凡庸,难承国祚,故乞天朝赐贤以嗣其位】。” “【帝与王导、王敦共谋之,终以傅宣及弘农公主为遣倭之选】。” “【傅宣与弘农公主合时三年终抵倭邦,即治水辟田,广敷文教,国遂以仁德名】。” “【公主尝欲练倭卒以翼元帝北伐,然永昌纪元,王敦乱起,元帝愤懑而崩,北伐之志,遂致中辍……】” 朱祁镇在诵读内容的同时,头显也将对应的文字投放到了屏幕上,王通与张莹二人很轻松的便看清了上头的内容。 这段文言文虽然和白话文有一些区别,但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 傅祗死去后,傅宣和弘农公主去投奔了一个叫祖逖的人,面见了晋元帝希望继续北伐。 不过晋元帝受限于各方面的因素,多次驳回了二人的要求。 后来倭国的来纱别尊……也就是应神天皇派遣使者进贡,应神天皇表示自己时日无多,众皇子又极其平庸,便恳请晋元帝派遣能人接替他的皇位。 元帝与王导、王敦商议之后,选择了傅宣与弘农公主为人选,二人带了大量的物资人才抵达倭国,傅宣的由此成为了霓虹所谓的中兴之主仁德天皇…… “唔,朱先生,我有个问题。” 看完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