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3节 (第2/6页)
抄本被习凿齿带到了新余白梅避世,辗转流落到了公元502年建成的佑民寺中,没有随遣唐使一同被带往东瀛。” “因此霓虹人所记录的记纪之中,自然也缺少了这么一段历史。” “后来姚广孝受旨编撰《永乐大典》,佑民寺住持将这两本资料的抄本捐出,方才被摘录到了《永乐大典》之内。” 说起华夏知名的史学家,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会冒出太史公、班固、陈寿之类的名字,要不就是左丘明、范晔等等。 但实际上。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优秀权威但名气相对没有那么大的史学家存在。 郭颁与习凿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比于习凿齿,郭颁的名气或许会稍微大那么一丢丢——因为他说过一句略微有知名度的评语: 【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这句话里的维就是姜维,因此在姜维粉丝圈里听说过郭颁名字的人还是有那么些的。 另外郭颁还写过《魏晋世语》,《魏志-武帝纪》也多次引用过郭颁的内容,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史学家。 至于习凿齿嘛…… 不夸张的说。 后世一百个人里头,恐怕都没几个听说过这哥们的名字。 不过习凿齿同样是位颇有能力的史学权威,《汉晋春秋》便是出自他手。 没错,就是那本被很多曹cao粉丝视为万恶之源的‘野史’。 因为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提出了一个史学观,也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