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_第1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13/18页)

有的场合。其含义是由规定世界的秩序通向无规定的东西,甚至可能是通向感觉境界的桥。是的,金阁的精灵便始于这座形似断桥的漱清亭,在成就三层楼阁之后,重新从这座桥上逃之夭夭的。为什么呢?因为地面上飘荡的巨大的感觉魅力,尽管是筑就金阁的无形力量的源泉,但这力量在秩序完全建立、美丽的三层楼阁建成之后,便再也无安居其中的耐性,只好沿着漱清亭重新逃回地面、逃回无边无际的感觉的荡漾、逃回故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了。这是我时常思考的事。每当我观赏镜湖池弥漫的朝雾和夕霭的时候,我便总觉得那里才是真正筑起金阁的巨大的感觉力量的栖居之地。

    于是,美统辖了各部分的争执、矛盾以及所有的不协调,并且凌驾于它们之上!它如同用泥金在深藏青色册页上一字一字精准地抄录下来的纳经[29],是一幢用泥金在无明的长夜中修建而成的建筑物。不过,至于美到底是金阁本身,还是与包含金阁的虚无之夜属于同一性质,则不得而知!或者两者均是。美既是细部,也是整体;既是金阁,也是包容金阁的黑夜。如此一想,昔日曾经困扰着我的金阁之美的不可解,好像已经解开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审视其细部的美,诸如其立柱、栏杆、板窗、门板、花格子窗、宝形造型的屋顶……其法水院、潮音洞、究竟顶、漱清亭……地面的投影、池心的小岛群、松村以及泊舟石等细部的美,便会得知美绝对不以其细部收场,以其局部结束,而是任何一部分都蕴含着另一种美的预兆。细部之美,其本身就充满着不安。虽然它追求完美,但却不知完结,被怂恿去追寻另一种美,未知的美。于是,一个预兆连接着一个预兆,这一个个并不存在于此的美的预兆,构成了金阁的主题。这样的预兆,原来就是虚无之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