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回了趟老家,正好赶上生产队分粮。 和去年生产队每个社员能分到三百多斤粮对比,今年人均只分摊到一百五十来斤口粮,核算下来,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就只能吃上半斤粮,不饿到头晕眼花才怪! 队里个个怨声载道,没了往年的快活劲,粮食少了一半,一个工才值八分钱,从年头干到年末,三百多个工才换了二十多块钱,还有活路吗?! 领了钱寡妇的粮食,秀春抽空去郑二婶家坐坐。 郑二叔去镇上帮人做工了,郑二婶在家拆棉花袄准备在年前清洗一次,瞧见秀春来了,又是欢喜,又是长吁短叹。 大妮子也在家帮郑二婶忙活拆棉花被,给秀春冲了碗糖水,忙着招呼秀春坐。 大妮子已经十六了,中学没考上,平时就在家帮郑二婶做家务,队里出工了就跟着一块下地干活,原本白嫩的小姑娘被风吹日晒的黑红,手掌已经变得粗糙。 “春儿,你在南京过得好不好?”大妮子拉着她的手,亲昵的问。 “那指定是比在农村好!”郑二婶接过话茬子,又问道,“春儿,南京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干旱?收成有没有减少?” 秀春摇头,“那边受灾不严重,城里粮食定量还没变化。” 秀春没说假话,都是宋乃娥来信告诉她的。 “没有好,没有受灾就好。”郑二婶叹了口气,“这日子,哪天是个头哟!” 娘三个一时都没了话,快过年了,郑二婶也不愿总提糟心事,头几年灾害,这么难熬啃树皮都熬过来了,何况是现在,过一天是一天,总有办法熬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