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拜师帖 (第6/6页)
涉及授业内容、学艺期限、收入分配方法及应负担的责任,既承认师父的绝对权威,也隐示了师徒之间情同父子的关系。 王庸之所以提出拜师贴,主要还是为了尹夏考虑。一旦将来产生什么利益纠纷,在公众面前说不清。而且林澄青收徒也不能白收,总要有些辛苦费在里面。尹夏将来两到三年内的收入分润给林澄青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这些事情公然说开不好看,却是可以趁着递交拜师贴的时机规定好。 林澄青何尝不明白王庸意思?不过他本身培养尹夏就没什么私利,纯粹爱才心切。倒没指望收一个“儿徒弟”赚钱养老。 “让尹夏斟杯茶就算了,咱们新时代不讲究这些。我也不图尹夏什么,不会跟尹夏要一分钱的学费跟分成。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韩粒可以作证。”林澄青正色道。 林澄青却是表示出了最大诚意。 韩粒也点头,表示愿意为两人作证。 只是王庸依然固执己见,道:“我知道林老师不差钱,但是拜师贴不光是说清楚这点事情的。更重要的是拜师贴就好像是主体社会具有法律意义的合同,有明显的约束力,而且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因为每一位艺人自己的拜师贴规定了每一位艺人的辈份乃至于名字,字据既是身份的标志象征,又表明了与其他艺人的关系和自己在一个行当中所处的位置。这对尹夏是有好处的,别人知道尹夏是你唯一正式递拜帖收的徒弟,都会看在你面子上对尹夏客气一些。你也不希望自己徒弟受欺负不是?”咫尺间的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