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 (第5/6页)
。 王庸脚步才迈出,黑袍人就已经闪到了一侧。 王庸表情终于变了,他终于意识到黑袍人不是蒙的,而是真的具备前知的能力! 黑袍人见王庸不再动弹,眼中露出一抹哂笑,道:“怎么不进攻了?我可是想要好好看一场猴戏的。” 王庸盯着黑袍人半晌,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你竟然达到了这种心灵境界?如果不误入歧途,也算是一代宗教大师了。” 《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这段讲的就是黑袍人这种前知能力,在佛教中叫做他心通,在道教中叫做心血来潮。 只不过这种心灵境界非常难以达成,只有那些静心读书数十年的大儒,心无杂念参禅修道的和尚、道士,才能做到这一步。 而在《中庸》中,也给出了进一步的做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就是说只有天下至诚才能尽知万物之性;能尽知万物之性,自然就能尽知人之性;能尽知人之性,自然就能尽知物之性;能尽知物之性,就可以参赞天地的化育;能参赞天地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互参,也就是可以明白天地化育生成的规律;能心契天地化育生成的规律,就自然可以前知,可以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势。 显然,做到这些一个大前提就是心灵足够纯净,要做到毫无杂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