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1/4页)
辆车开回家去。 坐进车里,他用鸣涧的号给树木又寸树发了一条消息,说自己正准备回去。 几乎是秒回:“辛苦啦,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仍旧是一则语音,压低了音量,嘴唇贴着话筒,软软糯糯的,几乎像伏在耳边。 岑惊鸣无声一笑,顺手把底下那个两只小猫互相拍脸的表情加进了收藏。他深深吸了口气,想以同样的方式回一句话,转念想想,还是作罢,只打了个“好”字。 成年人的社交,讲求对分寸感的精准拿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说的又应于何时讲出口,一毫一厘把握得像实验室里用天平称取原料。如果企图和谁发展一段崭新的关系,更是强调运筹帷幄,步步为营。 而傅千树就是小朋友,孜孜不倦地道着早安、晚安,询问下一顿打算吃什么,赶作业的间隙抱怨肚皮黏住了脊椎骨,待会一定要去尝尝食堂新推出的夜宵。他用层出不穷的各种图片逗岑惊鸣,“羞羞答答”地告诉他,自己正在看岑惊鸣朋友圈里推荐的艺术类的书,就是不大能懂。 岑惊鸣划了几下聊天页面,才三天就很难拉回最开始的顶端了。 ——我叫傅千树,J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二年级,你呢? 鸣涧:岑惊鸣,F大美院油画系毕业。 ——明明刚迈过交换名字的阶段,你来我往的对话也从不超出日常范围,若是让喻宵瞥见,百分百要落个“毫无营养”的评价。 但那种亲近实在太明显了,没遮没掩得一眼就能看破,却又止于这样一个周旋试探的水平,好像多说几个字就会吵醒什么似的。 病来山倒,病去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