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4节 (第4/5页)
冗长了。 一直到最后,俄皇说非常遗憾,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不承认瑷珲条约。 在长江口,清国的战舰甚至向俄国战舰开火。 在北方边境,两国军队屡有冲突。 俄国万分不愿意和清国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在东西伯利亚的民众,不得已需要用军事手段挽回俄国的利益。 想要避免战争,除非清廷答应两个条件。 第一,完全承认《瑷珲条约》、《清俄北京条约》的内容,让出长江航道权,并且两国需要再一次重新勘测边境。 第二,罢免让两国陷入战争危机的罪魁祸首,比如苏曳。 两宫太后看完之后,把俄皇的亲笔信交给了苏曳。 苏曳看了一遍。 俄国公使道:“为了保护边境国民的安全,我们已经在边境集结了近两万大军。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也已经下旨,准备集结十万大军开赴东西伯利亚,保护我们的利益。” 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数字,两宫太后面色一变,满朝文武也脸色剧变。 英法联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万人,同时投入战场的也没有超过一万八千人。 而俄国竟然要投入十万大军? 那,那岂不是黑龙江,吉林,盛京都可能沦陷? 顿时间,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 在很多人看来,这事是苏曳惹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