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8节 (第4/5页)
欲坠。 而当第三项成果传来,关于《瑷珲条约》,大英帝国的阿尔伯特亲王愿意向沙皇施压时,顿时朝廷和皇帝在这方面的意志,彻底崩了。 尤其是吏部尚书的奏章,简直是声泪俱下。称若不再阻止苏曳谈判,真的就来不及了,否则到时候这个两江总督之职只怕真的要被苏曳讹诈到手了。 皇帝只感觉到自己掉入了某个巨大阴谋深渊之中。 “中计了,中了苏曳的诡计了!”皇帝吼道:“快,快让人去阻止苏曳。” “不能再让他立下这个天大之功,不能让他声名大涨!” “不管用任何办法,罢免苏曳,罢免苏曳!” “把他赶走!不许他继续谈判!” “让桂良做钦差大臣取代苏曳去谈。” “快去,快去!” 至此,苏曳大功告成! 第206章:朝廷走上绝路!战争协议! 讲真,这个时候还真的不能怪皇帝多疑。 看起来实在是太像苏曳和大英帝国勾结在一起了。 尤其是花沙那的奏章中写到,南方七省结盟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大英帝国王室特使在边上,而且还参加了签字。 这证明了什么?大英帝国要扶持苏曳上位,要分裂整个大清。 而且苏曳要谋求两江总督就越发符合这个阴谋论了。 这还了得,所以皇帝这边果断叫停。 所以,苏曳尽管完全相信朝廷的权术手段,一定不失高明。 但是苏曳更加相信,朝廷的意志不持久。 尤其是缺乏国际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