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节 (第2/5页)
入骨的。 但和上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苏曳是有绝对权威,没有伯彦之类的来夺权。 而且,旗人和汉人,全部打散了。 不仅如此,所有人全部推了光头,连辫子都没有了。 另外,哪怕在这三四万新兵中,苏曳的基本盘很强。 几乎所有的汉人新兵,发自内心深处地崇拜苏曳。 因为苏曳在关键时刻,敢和洋人开战,保卫了皇宫,保卫了圆明园。 而且推行的第一个新政,就是裁撤八旗京营。 尤其是后者,几乎让整个直隶的底层汉人归心。 加上新军优厚的俸禄,上好的伙食。 还有林厉强国会成员四处出击,各种洗脑,各种政治动作。 荣禄也经常会来兵站,因为他也是陆军大臣,按说这些军队他也有份的。 僧格林沁则基本上都呆在天津兵站了。 甚至,苏曳在帝国陆军学院的每一堂课,他都去上了。 练出来的帝国新式陆军,他是骑兵师的最高指挥官,王世清只是二把手。 当时伯彦和苏曳为了争夺兵权,闹得不可开交,最终酿成了兵变,伯彦灰溜溜地离开。 而这一次骑兵师的很多兵源是僧格林沁的科尔沁骑兵,大概占六成左右。 而王世清推荐的兵源,相当部分都是归降的捻军。 两种兵源完全是针尖对麦芒了。 要知道,这一次骑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