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9节 (第3/6页)
织厂,还是钢铁厂,建设周期都非常长。 1860年1月30日,钢铁厂甚至都未必能开工生产。 而纺织厂,最多也是刚刚投产不久。 两个最大的工厂一个还没有开工,一个刚刚开始赚钱,就要求分红三百万两。 也就是说,整个九江经济实验区在这之前,要盈利600万两。 这又如何可能? 伯克爵士道:“这也是苏曳答应过的,试验区投产一年之内,就分红三百万两。” 沈葆桢道:“但是生产是需要爬坡期的,投产一开始,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肯定都是不足的,需要一定时间之后,才会进入稳定期。而贵方要求的期限内,我们的纺织厂刚刚开始生产不久,我们的黄包车生产出来的数量,也极为稀少,根本达不到六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伯克爵士道:“那就是贵方的问题了,反正苏曳侯爵是亲口答应过的。” 另外一个财团负责人道:“苏曳爵士,谈判是相互的。你为了尽快投入生产,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甚至细致到某一个机器,必须在某一时期之前送到九江,并且调试完毕,晚了哪怕一天,我们就需要赔偿一笔巨额的金钱。如果我刚才没有数错的话,你们提出的相关要求,就有足足八十九项之多。我们全部都答应了,而我们最后之要求一项,你们却不同意?这样看来,贵方根本就不尊重我们,这不是一个平等的谈判。” “苏曳爵士,您对我们要求这么多,而对我们这最后一项要求,却表示得如此漠视,这让我们非常失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