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3章 (第2/3页)
没开始,就有人传递了一个笔记本过来,上面还有笔,写了一句话,我是梅根,周教授,我们中午可以一起吃饭吗? 跟老师上课传小纸条这种刺激的事,应该很好玩吧? 周济民不知道梅根的小心思,但他只是把笔记本放一旁,根本没有回复对方的意思。 因为讲座开始了。 后面第三排的梅根,没有收到回复,便只好把目光投向讲台那边。 讲座进行到了一半,周济民就低头开始写写画画起来了。 旁边的段学复扫了一眼,看到标题之后,瞬间惊讶了起来,旋即老怀甚慰。 不愧是超级数学天才,听个讲座都能顺手写一篇论文出来。 其实周济民写的不是论文,而是运算公式,验证一个过程而已。 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拆分成小问题,逐一去论证验算,最终就可以完成整个验算过程。 就算后世的千禧大难题一样,很多人看着是一脸懵逼,但只要是数学家,都会知道,部分难题已经被拆分成了几个细分的大难题。 只需要解决这些大难题,或许就可以完成整个系列的论证工作。 当然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越是后面的步骤,越难。 后排的梅根,并没有注意到周济民的动作,她在认真听课,因为讲台上的教授,讲的东西,给她一种醍醐灌耳的感觉。 几乎快要把困扰她的问题,给解决了。 所以她无法分心其他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济民越写越兴奋,他感觉已经触碰到了某个点,可以完成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这个难题了。 尽管这个理论结构是在十年前提出来的,可至今依然没人能解开。 到了后世,直接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