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一章 南京城灯火通明 (第3/5页)
安排。 “平时怎么要求都没用,考场如战场,不去体验那种氛围,是练不好的,只有进了考棚的号房里才会有切身体会。很多学子平时在规定的时间里做文章轻轻松松,一进考场就感到脑子麻木,手足皆软,什么神思妙想都没了。至于说挫折,一个人要是受不了挫折,就别想有大出息了,谁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平安到老的呢?我是没见过,人必须经受得起挫折,才能有真正的成就。”练达宁既严厉又耐心的做了解答。 “弟子受教了。”这个学生脸都发黄了,他在想,考场里是否能比老师说的还要可怕。 “大人,本朝文治天下,今晚的气象可谓鼎盛了,听说京城的国师算出这次南京乡试的解元会是下届殿试的状元,本来还有些不信,可是看到今晚的气象,似乎真有天意昭示啊。”练达宁的一个幕僚看着外面,颇有感慨地说道。 “就是,国家养士百年,今晚的气象就是国家养士成就的综合体现。”另一个幕僚道。 “我辈何幸,遭逢盛世,若是没有一番作为,可就辜负这盛世人生了。”练达宁被外面的景象感动了,感慨也特别多。 “大人,文宾这孩子平时文章做得极好,又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您为何总是认为他跟金榜无缘?”一个幕僚不解道。 “文宾适合那种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的文章,可是考场上哪允许你如此慢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考场上最适合那种倚马万言,挥笔立就的才子。我让文宾下场,就是让他自己感受考场的气氛、规定,然后这种感觉就会在心里扎下根,以后他做文章,就会有意识按照这种感觉来,这也能改变他做文章的习惯。”练达宁解释道。 “大人为了文宾真是煞费苦心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