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七百一十九章 况且着手查悬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九章 况且着手查悬案 (第2/5页)

画者为了表现吊死鬼的特征,难免采用夸张手法,故意将舌头画成大半尺长,而且穿着盛装。

    “练大人,今天可是鹿鸣宴啊,小兄弟下次也有机会参加了。”**县知县忽然想到了这件事,笑道。

    “他今天就在那里的,被我叫来了。”练达宁道。

    “今天也参加了,他不是没有下场吗?”**县知县纳闷不已。

    “允许有人预宴,不过都是国子监的精英,对了,况大才子还是孟梵君老夫子的弟子呢。”应天府知府当然知道的多些。

    “大人,您叫我况且就行,要是想讽刺我也不必用大才子这个名号,方法多得是。”况且听得有些恼怒了。

    他自问并没得罪这位应天府的大人,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干嘛跟自己过不去。

    应天府知府急忙笑道:“误会,绝对是误会。本人可是对你的名声仰慕已久了,如此称呼,绝无他意。”

    练达宁冷冷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应天府知府的官阶并不比练达宁小,只是权限少了许多,尤其是因为南京是陪都,地位更是下降许多,若是北京顺天府的知府,皇城的父母官,几乎可以跟六部侍郎相抗衡,权力可以通天。

    应天府知府对况且有顾忌也不是怕练达宁,而是怕况且的监护人魏国公跳出来找他算账,魏国公在江南是第一人,没人敢轻易招惹。

    周围的公差偷着笑了,别说况且,连他们都能听出知府的一股子酸气。这位大人缘何跟况且针锋相对,应天府的人当然明白,当初郑家的案子给知府大人添了很多堵。如同这起无头悬案之于练达宁一样,同样是沉甸甸压在心里,无法解脱。郑家的案子主要的缘由就是况且,知府大人对况且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气,出语难免就有些不着调了。

    回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