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六百九十四章 巨额银票祝大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四章 巨额银票祝大婚 (第2/5页)

 五代以后,禅僧开始使用茶叶来提神,由此茶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原本茶叶只是作为中药材使用的,却在禅僧的大力倡导下,成为士大夫乃至普通大众都喜欢的饮料,后来游牧民族因为食rou,需要浓茶助消化,慢慢也成了习惯,茶叶、盐、铁都成为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原政权就开始用茶叶、盐、铁换取游牧民族的马匹,茶马古道因此产生,茶叶进而成为实物货币之一。

    明朝时给盐商的盐引就代表着金钱,一引代表多少斤食盐,盐商必须向户部交钱购买盐引,这实则就是实物货币的一种体现。

    在民间市场上,盐也是非常坚挺的货币,几乎可以换到一切物质,当然用时要小心,若是被人安上个贩私盐的帽子,脑袋就得搬家了。

    明朝开国,朱元璋想出一个妙计,用纸币来代替一切货币,印制大明宝钞的纸张总不会缺乏吧,要多少有多少。为此他采用最强硬的推行措施,有敢不接受大明宝钞或者不使用大明宝钞的人一律斩首。朝廷官员从一品乃至八品官员大部分也是用大明宝钞来付薪俸,少部分用米和盐,这些是维持这些官员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这就是明朝官员薪俸的折色制,这里很复杂,限于篇幅,不详细叙述了。

    可惜无论朱元璋怎样强硬、严厉,依然抵不过货币市场的威力,慢慢大家都选择各种办法来弃用大明宝钞,哪怕使用最基本的实物货币,甚至最简单的物物交易,大明宝钞也就日甚一日的贬值下去,到了仁宗、宣宗年代,大明宝钞也就跟蒋委员长的金圆券同样下场。

    金圆券要了蒋氏政权半条命,却只是让大明王朝的一种货币失效,并不是大明宝钞比金圆券强多少,不过是大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