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七百一十五章 高谈阔论赞况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五章 高谈阔论赞况且 (第3/5页)

过之啊,真是难得的人才,难怪老夫子不惜代价也要让你进南监。”陈以学又赞叹一句。

    “陈慕沙教出来的弟子还能平庸了?我招他进来,真就是想为我国子监镀一层金光的。”孟梵君此时又改口了,不再说将来要怎样逼勒况且,如何严格督促的话了。

    “是啊,江南两个老夫子,一个是江南儒林领袖,一个是理学宗师,况且能得你们两人*,将来平步青霄,入阁拜相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陈以学很是羡慕地说道,他年轻时可没有如此好的条件,更找不到两个宗师级的老师。

    况且面上严肃恭谨,心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想法:我要举人进士干什么呢,我不做官,无需用此为进身之阶,我也不穷,不用披着举人进士这张皮到处去打秋风、骗钱,既然如此,要这虚名何用耶?

    可惜这话打死他也不敢说出口,不然这三个人中老年选手,恐怕要联手把他按在地上好好教训一番了。

    况且和陈以学几人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可是临近几桌的人还是都听到了,不一会的功夫,屋里的人也就都知道了。

    所有的新科举子都无比钦佩地看着况且,他们自己心里思量,如果是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能抵御住马上成为一甲进士的诱惑吗?进献这名是有些难听,可是实惠却是巨大的。

    那些太学生们更是直接变成崇拜了,难怪是大师兄,的确是他们所远远不及的。作为一个文人,最大的诱惑是什么,不是官职,不是财富,而是功名,这才是一个文人立身之本、荣身之途。

    “你还懂医?”陈以学好奇问道。

    “他岂止是懂,而且是神医,前些年在苏州认真行了一年医,至今苏州人依然传播于口,他在凤阳名气更大,被称为药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