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六百九十七章 况且迎亲现盛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七章 况且迎亲现盛况 (第3/5页)

  “得了,你看的那些春宫根本就不是唐大才子的亲笔,人家画的都非常艺术,哪像你看的那些画粗俗不堪。”旁边一人鄙视道。

    “怎么会?下面落款可是唐伯虎啊。”此人不服气,争辩道。

    “这一点就错了不是,唐伯虎的作品落款都是唐寅,没有落款唐伯虎的,仿他的画的人故意落款唐伯虎就是留下一点回旋余地,只能骗你这样的外行,懂行的一看便知,所以唐大才子才不去计较,不然你以为那么多假画,唐大才子真的就会置之不理?”

    “这话就说对了,你没看现在就没人敢伪造文大才子和况大师兄的书法吗,那就是不敢,说起来唐大才子还是很宽容的啊。”旁边又一人说道。

    “得了,书法怎么假冒啊,画虽然难,却容易仿,不会被一眼看穿,假冒的书法一看就看出来了,谁买啊?”先前那人冷笑道。

    “不能假冒?前几个月南京城不是满大街都在卖况大师兄的那幅诗稿吗,是什么来着的,我还记得是况大师兄咏史的大作。”

    况且耳尖,虽然距这几人距离有些远,这些话还是自动飘进耳朵里,他心里暗笑,若是这些人知道他也是假冒别人的,又当作何感想。

    这首诗因为大家以为是他借咏史暗示郑家的事,所以并没有像那首木兰辞那样掀起一片狂潮,一是有所顾忌,毕竟郑家在国子监里也还是有不少人。二者人们对于情感还是从心底认同,对咏史则差了许多,大家都以为他是在感怀贺若弼渡江平陈的史事,这对南京的人来说也是感慨万千,毕竟是南京被攻克的事,作为南京人,脸面也没有光彩。

    这种感觉很奇怪,毕竟贺若弼平陈那是隋朝时的事,跟现在的南京人毫无关系,陈国的遗老遗少就算还有后人活着,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