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2章 慈禧的代笔 (第3/4页)
摆,自己水平又不够,时间一长,捉襟见肘。 慈禧也不是一般的败家老娘们,败家到她这个程度的,怎么会是一般人? 慈禧灵机一动,有了好主意:找代笔。 如此一来,她不就有源源不绝的作品,可以整天拿出去显摆了吗?尤其是有资格为慈禧代笔的画家,水平肯定比慈禧高,慈禧用来装比,也更有面子。 长此以往,慈禧愈发依赖代笔,以至于今天流传下来的‘慈禧画’,八成以上都是代笔。 慈禧招聘过好几个画师,在名义上,作为老师,教她作画。但说白了,就是她的代笔,俗称‘枪手’。 代笔的画,盖上慈禧的印章,就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 慈禧的代笔画家不少,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得慈禧欢心的一个,叫缪嘉惠,字素筠。 缪嘉蕙出生书香门第,通书史,能弹琴,善篆隶,工书画。 她的《翎毛》与《花卉》两幅作品,曾被两江总督张之洞作为‘贡品’晋献给皇宫。十五岁时,她嫁到一个官宦之家,她的丈夫常把她当秘书用。 她丈夫经常从任上带些文稿回家,让她抄写,有时还让她起草文章公案。 可惜,婚后仅数月,丈夫就病故了,公婆也相继离世。后来她投靠在西充做官的兄长,兄长官位低,工资少,她就靠卖画补贴家用。 1889年秋冬,慈禧要求各省督抚推荐民间精于翰墨、绘画的‘中年妇人’,进宫为其‘伴闲’,实际就是找代笔的官方说辞。 蜀督抚举荐了缪嘉蕙,一路通关,最后由皇太后慈禧亲自面试。 据说当时,她当场作了一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