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95 (第4/4页)
下来。 “夫子为何这么说?” 柳世番道,“殿下可知此刻的局势?” 李沅自然是知道的——先帝在时,历经六年平叛,朝廷终于接掌了昔年割据称雄的河朔三镇。而此时三镇全数再度叛乱割据,裴相公讨伐之却无功而返,六年之辛劳尽付诸东流。 柳世番又问,“殿下可知,早先平叛花费几何?” 李沅默然——府库枯竭,民力耗尽。裴相公之所以无功而返,也因朝廷财力支撑不了长久作战。 “那殿下可知,三镇兵乱早已有之,为何先德宗、顺宗朝不加讨伐?” 李沅已明白了他为何说“功成不必在我”。然而对他这样的男儿来说,生不能慷慨壮丽建功立业,却只能灰扑扑的为后人栽树搭桥,还真有些不是滋味。却依旧问道,“那夫子觉着,当务之急是什么?” 柳世番沉默许久,才道,“殿下觉着,藩镇作乱的根源是什么?” 李沅不由看了看十四郎,道,“此次叛乱,三镇有两镇都是兵将杀了藩帅,自立为帅起兵作乱。唯成德是节度使反叛,然而也唯成德最有议和之心。故而乱源不在于藩帅,而在兵将。他们无身家性命之忧,以挟兵勒索为业。若不顺承其意、厚加赏赐,便要哗变、作乱。名为兵、实为匪。” 柳世番点头,道,“殿下可知这些兵匪的源头?” 李沅再次看向十四郎,“失田、破产的流民。” 柳世番长长叹了口气,似欣慰,似哀叹,“殿下明鉴。故而臣觉着眼下当务之急是消除兵匪之患,而欲消兵匪,则必先使民安居。” 李沅没继续问下去——在他看来这实在枯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