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刘惟简 (第5/6页)
送到了赵煦御前。 赵煦低下头,看到了封皮上的名字。 《频那夜迦经》! 再看封皮上贴着的贴黄介绍:此大圣欢喜天之秘法真经! 这是能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吗? 赵煦当即扣下,不许外传,自己带回后宫仔细研究、参悟。 当然,那位金总持,确实是有道高僧,佛法修持精深。 想到这里,赵煦就微微摇晃了一下脖子。 他想起了,九百年后,在史书上看过的一些东西。 密教高僧,也是高僧! 将来,或许可堪一用! 于是,赵煦站起来,走到放着笔墨的案前,提起笔,沾了沾墨水。 然后,走到他床前的一块屏风前,提笔在这屏风上,写下第一个名字:番僧金总持。 这是赵官家们的习惯。 遇到有用的人或者事情,就会在自己御前起居的屏风上,写下他的名字或者名称。 等到那个人的名字或者东西的名称,在屏风出现到第三次的时候。 就可以提拔他或者命人去调查了。 这是一个用来选拔人才,或者了解地方情况的工具。 也是无奈下的权宜之计。 皇帝精力有限。 以赵煦为例,上上辈子他已经算勤政的了。 可很多时候,他连三省有司的主管官员的名字也记不齐。 而大宋天下,二十四路,14府,238州,37军,4监,1126县。 共计有文臣京朝官,将近2800人。武臣诸司正副使以上1100余人。 扣掉外戚、宗室挂职的,也依然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群体。 根本不可能记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