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三国]_分卷阅读16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0 (第1/4页)

    ,戏志才将思绪收回来,然后低声在荀彧旁边将那少年的身份说了出来。

    马钧,扶风人士,家贫,所以年少便出来四处游历。

    因为书院刚办起来没多久,里面的学子宁缺毋滥,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说,这人的才学毋庸置疑。

    但是让戏志才主意的不是他的才学,而是其他地方。

    这少年不善言谈,才学也并非同期之中最出众的,但是能动手改造工具的却只有他一人。

    尤其这改造的不是旁的,而是耕种的工具。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粮草有多重要毋庸置疑,这少年小小年纪就能作出这般成果,若是让他接着钻研下去,岂不是让天下百姓都受益无穷?

    并非只有考取功名行军打仗才算有本事,能在农事上有贡献,其功劳比之保家卫国也丝毫不差。

    可何况,看过这人入学答卷的戏志才表示,在行军谋略之上,这人的天赋实在比不上他在那些工具上的造诣。

    与其浪费精力非要考取功名,倒不如好好引导一旦,好让这少年做些更擅长的事情。

    有戏志才在一旁说着,荀彧终于想起了马钧这个名字熟悉在哪里了。

    马钧马德衡,这便是被称为“天下之名巧”的大师啊!

    曾经在万花天工坊中见到过这些自古时传下来的小物件儿,荀彧对这个名字还是有些印象的。

    让他记住这人的不是因为他能做出来多少威力大的武器,而是这人研究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和农事生产以及百姓的生活相关。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马德衡闷头造出来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夹杂在诸葛弩木牛流马之中的一股清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