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1章 战利品 (第2/6页)
。若走汉江,如何穿过宋元交界?若走长江,没有船只如何翻得过三峡天堑?” “莫说走汉江、穿三峡了,宋廷籍贯管辖严苛,普通百姓能到襄阳、江陵,都是难事。” “更别提世人重乡土之情,有口吃的则轻易不愿离乡,而无吃食半途便要饿死了。” 苟善才深以为然道:“还得是此番陛下亲征,能带走许多人口。” 有文吏摆手道:“带能带走多少?满打满算,江船能载走两三万人已是费力,陛下所求者,在于长远。” “明白。”苟善才道:“蜀人归蜀。” 张顺便问道:“那若想要过来投奔,又不是蜀人,咋办?” 这问题倒不用那些文吏来答,苟善才已笑道:“我不是蜀人,我婆娘家却在重庆府。” “那我的婆娘不在重庆府。” “张将军忒实诚了些。”苟善才道:“总之这口子一开,只要大唐将士还驻扎在江陵府,便可源源不断地吸收人口。” “不仅如此。” “哦?” “蜀人归蜀之策,并非我朝独创,当年金国提出北人归北,除了限制中原百姓南下,补充人口、稳定秩序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欲取降附人诛之以惩后’。” 苟善才听到这里便想到了卢富,可以想见当年靖康之变时从中原逃往江南降附赵宋的人有多少,何止百万个卢富? 可惜时隔百余年这些逃人的命运都差不多。 不仅是苟善才,连张顺、张贵都仔细听着这些文吏说话。 这是在对最近的唐宋和约进行解读,是他们了解国策的渠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