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798章 南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8章 南线 (第2/6页)

猛作战,靠战功升迁,忠心耿耿于大汗的家犬。

    唆都能这么想,是因为他是忽必烈的宿卫出身,且还是忽必烈只是蒙古宗王时就在王府任宿卫的。

    他们这一批人,才是忽必烈真正的心腹。

    这一战,唆都的私心杂念比别人都小得多。

    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打下武关。

    其实他早该打下武关了,蒙军十日前就开始猛攻武关,但却遭到了宋军顽强的抵抗。

    那一座关城,每次都看似马上要被攻破,却总是在每天的太阳落山之际还屹立不倒。

    唆都思来想去,终于了有了办法。

    他命人去请来了董文蔚。

    唆都是蒙古人,又是宿卫出身,其实与董文蔚地位相当,一个是蔡州守将、一个是枣阳守将。

    事实上,唆都只有勇猛之名,根本还没立下多少功劳,董文蔚反而已有不少功绩……

    ~~

    董文蔚是董俊次子,董文炳的二弟。

    不得不说的是,董俊虽然死得早,却留下了很多出色的儿子,或许也与董大哥的教导有关。

    董文蔚从小就持重敦厚,沉默寡言,不事嬉戏。

    他文武双全,读书刻苦,同时还善于骑射,膂力绝人。

    性格上,他为人谦恭,与人交往不论贵贱长幼,待之毫无差异。每次作揖都要正容端礼,俯首几至于地,徐徐起拱。

    他随忽必烈征过大理,之后驻于南阳一带,筑多座城池与襄阳对垒。因他对民壮体恤,极得人心,有善治之称。

    蒙哥汗七年,塔察儿攻襄阳无功而返,唯有董文蔚领兵士一夜造桥,天亮渡江攻取樊城外城。

    蒙哥汗八年,董文蔚随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