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7章 戍边策 (第3/6页)
西域,南接河湟,北达蒙古,正是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李瑕知道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 简单来说,这是一条咽喉要道,东边是中原王朝,西边是游牧民族,以前的匈奴、现在的蒙古。 谁占据了这里,谁就掌握主动。 中原国力强大时,河西走廊是向西北扩张的跳板;国力衰弱时,它是抵御外敌的战略要地。 一个对比,汉武帝命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将防御前沿推进到蒙古高原,有力保证了整个汉王朝的稳固;反观宋朝,不能将河西走廊控制在手,只能龟缩一隅,最后陷入被团团包围的尴尬境地。 “再说河套,蒙军若至燕山南下,必经过沙漠,即使是他们也不可能奔袭上千里而无补给,在何处补给?河套。蒙古正是占据河套,故能以此地放牧养马,积蓄力量,随时进攻中原;而若我方占据河套,以此地可作为战略粮仓,利用崇山峻岭闭关据守……” 河套的意义,李瑕也不用李曾伯多说。 还是那一个对比,汉王朝占据河套,对匈奴虽远必诛。 而宋朝没有占据河西、河套,或许再加上燕云十六州,因此,始终处在战略被动、只有挨打的份。 这也是为何宋军年年打胜仗,却根本没办法逆转与蒙古的强弱之势。 包括李瑕重生多年以来,也是现在才渐渐发现自己以前的眼界太小了。 以往说什么川蜀是宋朝的门户、汉中是川蜀的门户。 当中原王朝连中原都没有,要把川蜀作为门户,着实是太辛酸了。 看看汉唐的门户在哪里,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