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9章 犰狳 (第4/6页)
年努力一朝如愿,着实欣喜若狂。然而终有些不足。”刘秉忠道:“不像是水到渠成,倒像是被逼无奈。” “是啊,北方战事未定,而南边又未能一举平定。此番诸多举动,仿佛是陛下害怕中原人心不稳,故意安抚。让人难免有些不足……” 两人谈话时并没有太多顾忌。 因为到他们这地步,已经不可能再背叛忽必烈了。 刘秉忠深受忽必烈的信重不提,大蒙古国走到今日这一步、成了大元,本就是出于他的规划、塑造。 他不仅是大元的臣子,他还是大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催生出大元。 史天泽则不同,心底或许是带着些不甘的。 作为一代北方豪强,他远比李全、李璮父子更有实力,未必没有过自立的想法。 但他太谨慎了,他大哥英年早逝,大意死于武仙之手,把史家的重担交到他头上,这铸成了他谨小慎微的性子。 最好的时机一直没出现,史天泽终于还是斩李璮于济南城,放弃了自立一途。 他近年来虽几次败于李瑕之手,但厉害之处在于,他往往是败而不丧师。 打个比方,史天泽每次都是出七分力对付李瑕出的十分力,留有三分力来保全实力。 这是他在政治上的智慧。 因此忽必烈也给了他足够的尊荣。 要说心中还有何不足?史天泽思来想去,自答了一句。 “若黄河一战再多些时间,容我平定李瑕,倒可称得上完满。改国号,定都城,之后便是立太子,大元很快便能如辽、金一般承继汉法,且还是一统天下。” 刘秉忠却是道:“凡事有好有坏,或许恰是因这李瑕,才促陛下有了决意。” “那到未必。”史天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