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7章 流民 (第5/6页)
此时说的“如此地步”四字,指的是李瑕夺得汉中,而不是立了多大功劳。 李瑕懂杨果,遂道:“当时说的‘六百里山川’让杨公误会了,如今这三千六百里河山,杨公可信我?” 杨果抚须而笑,道:“三千六百里河山,可惜人口太少了。” “正有意请杨公主理此事。” 李瑕于是说起汉中的免征之策、说起关中的战乱…… 杨果与韩祈安不同,文人气重得多。 换句话说,理想主义、浪漫情怀更多…… 他不会考虑此事要耗费多少钱粮,是否会引来宋廷猜忌,闻言已激动起来。 “敢问阿郎有多大决心?” “不论能迁来多少人口,我的决心都大到能包容他们。” “一石田租太高了。”杨果起身,上前两步,问道:“一亩地年交五斗田租,可否?” 李瑕已能看到韩祈安在摇头,遂道:“此事,不可朝令夕改。但我保证,不论是关中来的,山西来的,必与汉中百姓一视同仁。” 杨果又问道:“阿郎不怕有蒙军细作混在其中?” “不怕。”李瑕道:“当然,我们也该有诸多防范细作的办法,如严格的户籍制度、收缴武器。” “若宋廷与蒙古和议,再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之议又如何?” 这是一个颇严重的问题。 宋廷必然想与蒙古和议,只看蒙古想或不想。 一旦他李瑕能守住汉中,蒙古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