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2/7页)
张小明不由得看大宝和二宝:“你们同学很喜欢吃糖葫芦吧?” 大宝白他一眼,还用问,哪个小孩能拒绝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啊。 张小明笑了:“叶姐,我回头就问问他们。” 耿致勤赶紧说:“嫂子,你哪来的糖啊?” 叶烦:“村里人会做麦芽糖。有白糖的话可以放一点,不放也行。对了,山楂蒸熟,少放点糖也不酸。” 张小明闻言反而担心村里人不会做。他刚说出自己的担忧,耿致勤就说她妈会,她几个舅舅肯定会。因为于文桃嫁到耿家之后就没做过糖葫芦,必须是在娘家学的。 闻言张小明踏实了。 村里人果真会做糖葫芦。 山楂成熟正好是大豆收上来小麦种下去村里没什么活的时候。 村长就腾出两间房,愿意赚钱的村民共同提供麦芽和糖葫芦,赚的钱按劳平分。 有的村民就问于小舅,即便装两箱糖葫芦也没有一百斤,而两箱的话车装不满空着也是浪费,不如捎他们进城卖菜,来回给他们一块钱。 车不是于小舅自己的,跟其他几家商量一下,几家都同意,他便告诉乡邻乡亲赶上方便的时候可以捎一个人和几筐货。担心把车累坏,总重量控制在三百五十斤以内。 村里人可以进城卖鸡蛋鸭蛋很开心,便不敢得罪于小舅,所以等糖葫芦做起来无人使坏。 十一国庆前,第一批糖葫芦出来,耿致勤的表兄去大宝学校门口,张小明去二宝学校门口。 二宝中午放学看到张小明就蹦蹦跳跳跑过去:“给我一串糖葫芦。” 张小明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