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八零章 贤内助 (第6/7页)
有良心,庞惜会是继续合作的阻碍吗?再说了,杨景行那样一再明确的态度对他们而言就那么不可信吗? 有这么好的贤内助,杨景行晚饭都要多吃两碗。 可是二十七号早上更过分的来了,答辩主任和蔼可亲地告诉杨景行经委员会商讨决定,把你的论文放在最后大家一起讨论。 杨景行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不合适、不好、不行。也幸好有从安华回来的龚晓玲帮忙说话,不然学生肯定斗不过这些实力人物。 行,就照顺序来吧,然后答辩委员会就让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姜是老的辣。《音乐创作的承载力》,首先,为什么要叫创作的承载力而不是音乐本身的承载力呢?有什么不同? 五个委员们加六个旁听配合得天衣无缝,不到十点开始的,聊到十二点半没有冷场,而且远远没承载完。 干坐半天的同学们、书记员会怨谁呢?当然是怪论文作者,作曲系的毕业论文里连一首作品、一个技法、一种载体都没提及,甚至连音乐术语都没有,通篇的大白话讲一些浅薄是似而非,这才方便大家随便扯,扯到哪里去都行。 因为杨景行之后还有五位同学,总不能拖到明天去,所以午饭必须从简下午肯定加班,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杨景行中午在食堂刷了几乎全班同学饭菜钱……往好处想吧,反正他下学期就换教职工卡了,每月补贴三百块呢。 几乎全班同学坐在一起吃饭,还是五年来的第一次,有了前面的答辩打基础,大家都亲密起来了,能开始谈笑该由谁抢占弦乐多重奏的“赋彩”第一次,又让谁攻克声乐的赋彩难关。同学们都很谦让,谈赋色变。 听说下午要晚一点,何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