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点泥成金 (第14/15页)
了解陶瓷,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好处。我装作不知,三磨蹭两磨蹭,最后把这个碗便宜地买了,一路唱歌回到北京。 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有备无患,书要多读。多读一点儿书,你就可能多获得一点儿好处。过去说“有备无患“,收藏是“有备无漏“,你有这个准备,漏儿就跑不了。收藏的人都喜欢捡漏儿,但当你真碰到漏儿的时候,你的知识会告诉你是不是能够马上决断。 邢窑、越窑这两种瓷器,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的两支大军。在这两支大军之外,还有很多小部队,比如长沙窑,也叫铜官窑,窑址就在今天的湖南长沙附近。 长沙窑很重要,它开创中国瓷器釉下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叫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明显是有意识地涂上去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现代抽象画,不具象。长沙窑往往会画只鸟,画朵花,很具象。 鲁山窑的花鼓非常有名。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我当时不能想象,一个这么大的瓷鼓背在身上多重啊,也很容易碎,腰鼓要拍来拍去嘛,总觉得不成道理,但古书上记载非常明确。 鲁山花鼓比较罕见,所以当你碰到的时候,你往往不能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