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买椟还珠 (第9/14页)
有一天乾隆皇帝出行,在轿子里阅读边关急送的报告,日理万机啊!报告中说有一个犯人逃跑了,皇上多少有点儿生气,顺嘴说了一句《论语》中的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意思是:凶猛的动物逃出了笼子,精美的宝贝毁在盒子中,是谁的过错呢?当时所有的侍卫都听不懂,很诧异,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和回答了一句:“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意思就是说:看守的人难辞其咎。皇上一听,很高兴,就问:“你读过《论语》吗?”和说:“我读过。”就这样,和跟皇上对上话了,从此发迹。这段故事被记录在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里。 宋代以后,柜和匣就分得越来越清楚了。宋人戴侗在《六书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他是按尺寸分,大一点儿的是柜子,小一点儿的是匣,再小一点儿的就是椟。柜、箱、匣、椟,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储物用具。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技坐标,就是容器的发明。我们喝水要拿杯子,吃饭要拿碗,甚至洗个盆浴都要有澡盆,对吧? 而文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开始不太明确,比如刚才说的柜、箱、匣、椟,区分比较混乱。但是随着文明向前进展,名词的作用就逐渐显露出来。比如今天的柜和箱,指向就很明确。 中国人的概念中,柜要有门,箱要有盖。上开盖为箱,横拉门为柜。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的电冰箱是横拉门,它为什么叫电冰“箱”呢?答案跟我们的文物有关。我国历史上有冰箱,它出现时是箱形,上开盖,因此叫“冰箱”,非常明确。 电冰箱是1929年发明的,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人就觉得这有什么新鲜的?我们也有冰箱,不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