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6章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第5/8页)
两百万两的银子,涉及了杭州府各县累计十几万的农户。 账面上的政绩是很明显的,经过这么一番贫农之间的相互兼并,杭州府境内剩下的贫农,户均拥有水田数量,从两亩多上升到了五亩多,翻了一倍都不止。 同时至少有七八万户人口,从农籍转为了工籍,为朝廷要力推的工商业建设,增加了全职廉价劳动力。 不过这种试点,估计后续也没法大范围推广、大水漫灌了。因为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放贷的本钱。如果一个杭州府,都要花掉一年两百万两、后续每年还会有新的兼并放贷,最终数年总和可能会超出五百万。 那要是应天苏州松江常州湖州绍兴宁波……这些人口密集人均田地很少的富庶府也都加入试点,不得一年耗费上两千万两?多年累计就是五六千万两?朝廷哪有那么多本钱来放贷? 以朝廷多年休养生息和平建设的结余,至今也没结余到一亿两银子。而每年的财政收入,也才几千万两而已—— 这个数字其实已经不低了,因为大明如今的人口还没恢复,也就七千多万人口,每年财政收入能有几千万两数量级已经不错了。 后世平行时空的清朝,到了乾隆末期嘉庆初期,也就一年七八千万两的财政收入,要不怎么说和珅价值八亿两的抄家能抵朝廷十年岁入呢(其实黄金现银都才分别几百上千万两,其他都是珠宝珍玩土地估值的,这里只是类比便于说明) 所以,大明朝廷恢复和平后,这几年慢慢攒下的积蓄,在未来五年里,就算不出别的意外,没有别的花钱的地方,也就只能给南直隶加浙江的小部分府试点这个新法。 得等这些放贷十年八年之后收回来,利滚利滚到三倍(如果贷款都能顺利收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