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下贵婿_第1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5/8页)

城内外各处搭棚派粥, 要施足一个月的福粥;老太太又好听戏文爱热闹,因而曹家请回了皮影班子杂耍团与说书先生, 在内外院搭了三个戏台子, 要让老太太乐足三日。

    寿辰当日, 曹家还要在宅外长街上设流水席面宴请附近百姓,这席面一设就是三日,附近的百姓不拘男女老少, 不拘贫富出身, 皆可来吃席……

    这样的阵仗, 谁不夸一声曹家孝顺?又有谁不道一句曹家富贵?

    为了筹备这个寿辰,曹家进九月就开始准备,宅内外都得翻新布置,还得搭建戏台,提早找好各个戏班子,请流水席的厨师班——除了灶上的师傅外,流水席的小工还得雇三十来人,打下手、洗碗碟、传菜都要人手,光靠曹家自己的下人是远远不够的。

    如此一来,进出曹家的人多了起来。

    曹老太太不管这些, 只交给儿子和媳妇打理,曹家掌中馈的是小儿媳妇,也就是曹海那房, 自然, 三房也出银最多。

    这一通寿宴办下来, 没个上万两银子都不成。

    曹海媳妇也是有苦难言。夫家人好面子,给老太太办寿宴全然不顾家中境况,流水似的花钱,可这一家子的花销又都摊在三房头上,这么多年下来,曹家就跟无底洞似的,填进三房不知多少万两银子。没办法,谁叫一家子人里只有曹海最出息,全家人都指着他往回拿钱,府里银钱没了,都管她问银钱使,再加上这又是老太太的七十整寿,她要是劝一两句节俭的话,回头传到曹海耳中,便是一顿斥责。

    曹海那人,既爱面子,也孝顺他母亲。

    “嫂子别发愁,我认识位村里专做流水席的大师傅,烧菜的手艺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