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2/8页)
南地区,以及中原地带,甚至连塞北都没有放过,世上什么人的消息最灵通?当然是商人。 游淼塞北的消息来源于商人,而这些商人,都是训练有数,去通商的一个目地,便是打探情报,因此商队重开,又开始与胡人做生意了。 游淼有过做生意的经验,知道胡人的钱其实是最好赚的。天启自从建国起,每年就会给胡人送钱送帛,以稳定边境战况。称为“岁币”,天启自认为是泱泱上国赏赐给臣属国的钱帛。而胡人则认为是天启皇帝怕了他们,每年送的岁贡。大家各自都是自己骗自己,倒也相安无事。 但聪明人也都知道,打着岁币的名头,实际上就是花钱消灾。每当读书人提起此事时,都觉得是个耻辱,就连朝廷上文武百官,也尽量避而不谈此事。游淼小时候也总觉得简直就是丢人丢到家了。好好一个天启大朝,居然还要给胡人送钱! 大家都咬牙切齿地想,什么时候能打一仗,将胡人打趴下才好。 然而随着渐渐长大,游淼接触的政事日多,也明白到当年太祖制定此策,确有深意。中原与胡人通商日久,百年的延边合约,与塞外可汗议定后,虽说既送钱又送东西,但一旦开始通商,却是国家掏钱买个安稳,让民间百姓得益。 每年塞外,塞内的货流,足有四十万两银的总值。而较之“赏赐”胡人的一万两岁币,三千匹绢,实在是九牛一毛。中原的货物到了塞外总被抢购一空,游淼是见过的,兽皮,人参,到得关内,又堪称至宝。 如此多年,逆差渐大,胡人终于按捺不住,觊觎中原物产。 但他们不会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